自 2025 年 7 月 15 日起,广州南沙客运港往返香港的航班正式加密至每日 12 班(六进六出),覆盖早、中、晚全时段,最晚一班船抵达南沙时间为 20:10。
此次航班扩容是继 2023 年全面复航后,南沙客运港应对跨境出行需求激增的重要举措 ——2024 年旅客量较 2023 年增长 27%,2025 年上半年经香港机场航线出行的旅客量更同比激增 6.4 倍。
这一调整不仅优化了湾区水上交通网络,更通过政策创新 + 智慧服务双轮驱动,打造出高效便捷的跨境出行新范式。
核心升级:从 "基本覆盖" 到 "全时段触达"
航班密度跃升:在原有每日 8 班基础上新增 4 班,形成香港国际机场航线 6 班 / 日、香港中港城航线 6 班 / 日的均衡布局。
以香港中港城航线为例,南沙出发时间从 10:10、18:00 扩展至早中晚三时段,香港返程则新增 11:50、14:10 等班次,满足商务客群早出晚归、旅游客群灵活安排行程的需求。
通关效率革新:旅客可在南沙客运港一站式完成值机、行李直挂,乘船抵达香港机场后无需二次安检即可直达候机楼,全程仅需 70 分钟。
结合香港机场对乘船旅客的 120 港元退税政策,实际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配套服务升级:同步推出免费停车 72 小时(车辆入场起计时)、离境退税 "一站式" 办理(支持现金 / 转账双通道)等惠民举措。
2025 年上半年,南沙客运港离境退税业务量大幅增长,旅客平均退税办理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内。
需求激增:湾区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策驱动效应: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提出 "提升港澳水路客运航线服务水平",南沙客运港作为大湾区核心水上枢纽,成为政策落地的先行试点。
此次航班加密正是响应 "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战略,强化南沙作为国际门户枢纽的功能定位。
经贸往来刚需:南沙新区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2025 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32%,跨境商务客流占比超 40%。
航班加密后,广州中心城区至香港的 "门到门" 时间可压缩至 2 小时内,较陆路交通优势显著。
旅游消费升级:南沙依托湿地公园、天后宫等生态文旅资源,联合香港推出 "一程多站" 旅游产品。
2025 年暑期推出的 "乐享盛夏激情・畅享香港礼遇" 活动,通过赠送往返船票、文旅消费券等方式,吸引超万人次参与互动。
竞争优势:多维布局构筑核心壁垒
运力规模领先:对比珠海九洲港等竞品,南沙客运港每日 12 班的班次密度位居大湾区同类港口首位。
其搭载的豪华高速客轮配备航空式座椅、游艇级减摇系统,航行舒适性显著优于传统客船。
区域协同效应:南沙客运港与地铁 4 号线、广深港高铁庆盛站形成无缝衔接,同步开通番禺、东莞等周边城市的免费接驳巴士,构建起 "水陆铁空" 一体化交通网络。
此次航班加密不仅是南沙客运港应对市场需求的战术调整,更是其从 "基础交通节点" 向 "综合服务平台" 转型的战略布局。
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南沙有望成为继深圳湾口岸、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跨境出行标杆,为湾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