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引起2003年非典疫情的SARS病毒一样,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也是野生动物。
这类病毒在野生动物体内可以与宿主和平共处,对人体却有极强的破坏性,但是病毒不会平白无故地由野生动物直接感染人类。
美国2011年的电影《传染病》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人类侵占了蝙蝠的聚居地,蝙蝠被迫迁徙至附近的养猪场,在养猪场上空吃过的香蕉偶然掉落被猪食用,从而将病毒传染给人类,造成了大规模极其严重的疫情。
无论是电影中人类侵占野生动物领地,还是现实生活中人类交易、食用野生动物,都是对自然界缺乏敬畏的表现。
南宋大家朱熹曾在《中庸注》中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指人们面对那些广阔、浩大以及超越当前认知范围的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这些对象既包括自然奇观,也包括艺术杰作和非凡的人类行为。
如果人们从非典之后对自然界怀有足够的敬畏,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那么此次新冠病毒的疫情是不是可能避免呢?
一、敬畏(awe)
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助于减少、避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但是当冲突已经发生,疫情已经蔓延,敬畏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帮助人们应对疫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敬畏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自我超越的状态,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减轻威胁引发的消极情绪。
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有效利用敬畏这种情绪呢?我们可以通过回忆曾经让自己感到敬畏的经历,比如曾经看到过的自然奇观,或者观看大自然的图片、纪录片等,来让自己产生敬畏之心,帮助自己积极地应对当前的威胁。
除了敬畏,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心理资源来应对疫情。
二、正念(minfulness)
正念是一种有目的、不评判的将意识与注意集中于当下的方法。正念的作用非常广泛,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降低焦虑、抑郁、冲动等负面情绪,缓解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
正念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正念冥想、正念呼吸等。具体可以参考中科院心理所抗击疫情——心理调适专栏,内含科学、详细的正念太极教学视频和正念练习音频材料。
宅在家中的你不妨跟着视频一起进行正念训练,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消磨无聊时光。
三、怀旧(nostalgia)
怀旧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情感性的怀念。这种情感体验可能是苦乐参半的,但大部分时候是正性的。
怀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人们每周都会产生数次怀旧体验。怀旧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容易被引发,比如怀旧歌曲、怀旧影片,还有儿时的玩物,都可以让人们感受怀旧的情绪。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景点以怀旧为元素吸引顾客或游客。心理学研究表明,怀旧对人们有很多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社会支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联结,减轻孤独感,帮助人们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威胁。
在家中的你不妨翻一翻童年时的相册,找一找从前视若珍宝的音乐磁带或CD,和家人一起重温儿时的影视作品,一起享受怀旧的感觉,体验“初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四、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
自我肯定是指人们通过关注和肯定自我价值或自我的其它重要方面来维护自我完整性。
自我肯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资源,可以使人们在维护自我的同时从威胁中学到有利于适应的信息,减少不利于适应的行为。
以此次疫情为例,自我肯定可以让人们更加接受那些对自身健康起到威胁的信息(如疫情信息),进行利于健康的行为(如戴口罩、减少外出),减轻应激或压力导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慌),因而是一种有效而健康的应对方式。
一项最新的研究也证实了自我肯定干预可以降低此次新冠疫情引发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反应。
自我肯定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在中国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思考对自己和家人最重要的价值,例如经济、社会关系、知识、品格、艺术等。
可能有很多人很少或从未思考过这类问题,不妨趁这次机会好好思考一下自己,顺便思考一下人生!

无论是敬畏、正念、怀旧、还是自我肯定,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应对疫情的心理资源。
这些心理资源不仅仅适用于此刻的疫情,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威胁和困境。
我们可能都会无可避免地收到一些负面信息、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遭受社会拒绝和排斥等。
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地利用各种心理资源调适自己的心理、行为,积极、健康地应对此次疫情和生活中的威胁。
待到春暖花开时,相信战胜疫情的那一刻将会如期而至!